
近年來,納米銅粉和納米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迅速發展。納米銅粉抗菌材料是在納米材料和抗菌材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功能材料,逐漸成為納米科技和抗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包括納米銅粉抗菌材料物理化學性質、納米銅粉抗菌材料制備技術(納米銅粉抗菌粉體、納米銅粉抗菌薄膜等)、納米銅粉抗菌材料的測試與納米銅粉抗菌新材料的研發及應用。
陳丹等用微量肉湯稀釋培養法測得了納米銅粒子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納米銅粒子的粒徑越小,其抗菌性能越強,合成的納米銅粒子最小抑菌濃度在 750Mg/L~3000Mg/L。陶庭先等以改性聚丙烯腈為基體,通過配位-還原法制備了納米銅/聚丙烯腈纖維,測試了其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白色鏈球菌的抗菌性能,并與未摻銅聚丙烯腈纖維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納米銅/聚丙烯腈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速度快,效率高。陳君華等采用溶膠-凝膠法,將銅、銀原位引入載體的六方介孔二氫化硅(HMS),得到熱穩定性好的介孔結構有序的新型無機抗菌劑 Cu/Ag-HMS,對枯草桿菌及芽孢桿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對革蘭氏陽性菌也有長效穩定的抑菌作用。
制備的納米銅粉材料負載于氧化物等納米材料上,進一步降低成本并擴大應用范圍,如抗菌涂料或抗菌陶瓷。采用硅烷偶聯劑對納米銅粉進行表面改性,提高納米銅粉其與有機介質的相容性,制備出具有抗菌性的高分子基納米復合纖維
隨著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更多的納米銅粉抗菌材料將實現工業化生產和走向市場應用。